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新聞資訊

論壇

溫哥華地產

大溫餐館點評

溫哥華汽車

溫哥華教育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石破茂帶頭吃熊肉,日本先被熊幹翻了....

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


“黑熊肉叉燒和紅酒,簡直是絕配。”

11月中旬,日本(专题)前首相石破茂在自民黨“野味議員聯盟”的一場會議上品嘗著熊肉料理,面對鏡頭從容提議:日本民眾不妨“通過食用的方式調節熊的數量”。


同一時間,日本各地正經歷二十年來最嚴重的一輪“熊災”。根據日本環境省發布的數據,截至11月初,本年度已有超過180起熊襲擊事件,13人死亡,170余人受傷,數量均創下2006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值。



日本熊襲受害者人數變化/圖源:nippon.com

日本所遭遇的,並非一國獨有的危機。近年來,全球人熊沖突頻發。2023年,斯洛文尼亞政府在2023年批准一年內捕殺230頭棕熊。2024 年,美國懷俄明州提頓縣及傑克遜鎮的 “人熊沖突事件” 至少 168 起,是長期平均值的 2 倍。今年以來,加拿大(专题)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熊類沖突報警已突破月均千起……全球性的人熊沖突正在成為一個新的生態議題,也是一場跨越國界的公共治理難題。


在此背景下,石破茂那句關於“吃熊”的言論,格外刺耳,折射出日本社會在壓力之下的焦慮,以及在人熊沖突不斷升級時,一部分人開始尋求極端的解決方式。

但真正的問題從來不是“吃不吃熊”。當熊從山林深處逐步逼近人類居住區,當野生動物管理變成公共安全危機,擺在日本和所有正在面對類似困境的國家面前的,是一個跨越生態、治理與文化的更大命題:在人類不斷擴張的世界裡,我們該如何與熊共存?


從山林到街頭

香菜是一名生活在日本秋田縣的中國人,她告訴南風窗,“現在每天出門都心驚膽戰,擔心自己不知道在什麼時間、什麼地點,就正好碰上熊。”

在她的記憶裡,過去幾年,熊主要活動在山林深處,只有在深山撿山菜或者徒步旅行的人,才會偶爾聽說“遇熊”的故事。從去年開始,開始偶爾能在秋田縣的市區看到熊。直到今年,熊的行蹤明顯靠近了人類生活的范圍,停車場、公園,甚至醫院和商場附近,都有人用手機拍下熊的身影。


點個贊吧!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    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,等著您的高見呢
上一頁123456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41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.0063 秒